
譯者注:本文原發表自Heavy Sports,作者是Erik Anderson,文中觀點與譯者及平臺無關。
開拓者隊就隊內備受矚目的首輪秀做出令人意外的決定——新秀中鋒楊瀚森迎來了他職業生涯首次G聯賽征戰經歷。波特蘭開拓者隊于近日正式決定,將這位身高達到7英尺2英寸(約2.18米)的新秀中鋒下放至其下屬發展聯盟球隊——撕裂之城混音隊,這一安排主要是為了讓他能夠爭取到更多額外的系統性訓練時間,并接受更具針對性的個人發展培養。
在10月31日對陣丹佛掘金隊的比賽中被DNP之前(該場比賽開拓者以109-107險勝),瀚森在賽季初段的五場常規賽中僅獲得了零星的替補出場機會。雖然他在賽季開始時被列入球隊替補中鋒的輪換陣容之中,但由于上場時間十分有限,他至今仍難以在有限的機會中充分發揮實力、產生顯著影響。在場均僅有的5.8分鐘出場時間內,他的數據統計為平均每場貢獻1.8分、0.8個籃板以及0.4次封蓋。盡管他偶爾會展現出令開拓者隊當初愿意用寶貴選秀權選中他的那些閃光點,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作為一名年輕球員所存在的稚嫩之處,這些都需要通過更長時間的培養和磨練來逐步改善。
隨著羅伯特-威廉姆斯傷愈回歸,球隊內線輪換陣容進一步收緊
上周五的比賽中,球迷們期待已久的羅伯特-威廉姆斯終于迎來了他本賽季的首次正式亮相,這位經驗豐富的老將的復出立刻占據了原本屬于瀚森的替補中鋒上場時間。這位實力派老將的傷愈回歸,不僅抬高了球隊前場輪換陣容的競爭門檻,也為開拓者隊在首發中鋒身后補充了一位久經考驗、實力可靠的籃筐守護者和內線垂直沖擊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俱樂部管理層正在優先為瀚森安排更多結構化的訓練時間——而這在常規賽緊張激烈的日程中是相當稀缺的資源。
開拓者隊臨時主教練蒂亞戈-斯普利特在接受采訪時特別呼吁外界保持耐心,他將瀚森的整體發展過程定義為一個需要持續數月的長期規劃,而非每周都要接受評判的短期考核。
“我從一開始就明確告訴他,這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斯普利特這樣說道。“這絕對不是關于某一場比賽、五場比賽或者十場比賽的事情。你必須學會保持耐心。你將逐漸理解這個聯盟的比賽節奏和方式。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能夠讓他獲得一些零星的上場時間,從而積累寶貴的實戰經驗。作為一名新人,你當然渴望得到更多的出場機會,你渴望上場拼搏,渴望展示自己的能力,但同時你也必須保持謹慎。那種必要的耐心是必須具備的?!?/p>
為什么G聯賽的實戰經歷對瀚森的成長至關重要
NBA 發展聯盟能夠提供與 NBA 正賽戰術體系高度一致的可控性實戰訓練環境,這使得瀚森可以在開拓者的戰術體系下充分演練各種協防策略、擋拆角度選擇以及戰術執行時機的把握。對于一位身高2.18米、仍在努力適應NBA比賽速度和身體對抗強度的新秀來說,這種高強度的反復訓練不僅能加快他在攻防兩端的判斷速度和決策效率,同時還能讓他獲得在NBA正賽中難以得到的長時間連續出場機會,幫助他更好地找到比賽狀態。
根據開拓者隨隊記者透露的消息,球隊對于瀚森的培養計劃保持著靈活的調整空間。如果瀚森在NBA層面的上場時間繼續受到限制,預計他將定期往返于開拓者隊和混音隊之間。這種方式既能夠積累大量的訓練課程和實戰經驗,又不會削弱開拓者一線隊的陣容深度。這種培養方式在當今NBA已經變得十分普遍,各支球隊都在努力平衡傷病管理、密集賽程應對以及年輕球員發展時間保障這幾大難題。
接下來的規劃與展望
開拓者管理層仍然對瀚森長期的發展潛力持有非常樂觀的態度,特別指出他擁有的出色身體條件、籃下柔和的手感以及正在不斷提升的防守輪轉意識。隨著羅威恢復比賽狀態,瀚森在短期內的角色定位將更傾向于針對特定比賽情境的針對性使用,但俱樂部管理層同時認為,讓他在G聯賽中獲得大量扎實的實戰經驗,并配合每日與開拓者教練團隊的個人訓練,這一組合方案具有極高的培養價值。當然,這種角色安排隨時可能因情況變化而調整,特別是在羅威在開拓者效力期間,其健康狀況一直是一個持續存在的不確定因素。
本次下放計劃按照預期順利推進,瀚森已于兩天后重新回到開拓者隊的NBA正式名單之中。并且隨著賽季的逐步深入,開拓者未來仍有可能會再次安排他前往混音隊進行短期的鍛煉。